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50|回复: 6

用陈景润定理【1+2】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0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aoguicheng 于 2016-7-24 12:32 编辑

哥德巴赫猜想有多种方法证明,我现在想用陈景润定理1+2来证明1+1,故作了一点研究,得到了很少的几个数据,提供给人们,若有时间,也可帮忙验证几个大于这些数的数据,我仅仅只作出了12-500以内的连续数,这些连续数都是正确的,根据我的验证和证明,我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以下是253以内的P+p2p3=p+p1+2用的数据。
10 < N = P+p2p3 = p+p1+2
9 =3x3/15 =3x5/21=3x7/ 25 =5x 5/33=3x11 / 39 =3x13 / 49=7x7/ 55=5x11/69=3x23 / /85=5x17/91=7x13/111=3x37/115=5x23/129=3x43/133 =7x19/141=3x47/159 = 3x53 /169 =13x13 /183 =3x61/201 = 3x67 / 213 =3x71 / 235 = 5x47 / 253 = 11x23 /259=7X37 / 265=5X53 / 295=5X59 / 309=3X103 / 319=11X29 / 339=3X113 / 355=5X71 / 361=19X19 / 381=3X127/
戴有*号的数是只有一个答案的数,共有7个。其他的数有多个答案。
*12=3+7+2=3+3.3 / *14=5+7+2=5+3.3 /*16=7+7+2=7+3.3 /*18=3+13+2=3+3.5
/ 20=5+13+2=5+3.5 /22=7+13+2=7+3.5 /*24=3+19+2=3+3.7 /26=5+19+2=5+3.7 /28=7+19+2=7+3.7 /*30=5+23+2=5+5.5 /32=7+23+2=7+5.5 / 34=13+19+2=13+3.7 / 36=11+23+2=11+5.5 / 38=13+23+2=13+5.5 / 40=19+19+2=19+3.7 / 42=17+23+2=17+5.5 / 44=19+23+2=19+5.5 /46=13+31+2=13+3.11 / *48=23+23+2=23+5.5 / 50=17+31+2=17+3.11 /
52=43+7+2=43+3*3 / 54=29+23+2=29+5*5 / 56=47+7+2=47+3*3 / 58=43+13+2=43+3*5 / 60=11+47+2=11+7*7 / 62=53+7+2=53+3*3 / 64=43+19+2=43+3*7 / 66=41+23+2=41+5*5 / 68=59+7+2=59+3*3 / 70=61+7+2=61+3*3
72=47+23+2=47+5*5 / 74=59+13+2=59+3*5 / 76=61+13+2=61+3*5 / 78=53+23+2=53+5*5 / 80=71+7+2=71+3*3 / 82=73+7+2=73+3*3 / 84=59+23+2=59+5*5
86=71+13+2=71+3*5 / 88=73+13+2=73+3*5 / 90=41+47+2=41+7*7 / 92=83++7+2=83+3*3 / 94=79+13+2=79+3*5 / 96=71+23+2=71+5*5 / 98=89+7+2=89+3*3
100=79+19+2=79+3*7 / 102=53+47+2=53+7*7 / 104=89+13+2=89+3*5 / 106=97+7+2=97+3*3 / 108=83+23+2=83+5*5 / 110=101+7+1=101+3*3 / 112=103+7+2=103+3*3
114=89+23+2=89+5*5 / 116=107+7+2=107+3*3 / 118=109+7+2=109+3*3 / 120=71+47+2=71+7*7

10<N=P+P1+2=P+P2XP3。
这是我们的公式,现在证明这个公式成立并且正确。
证明:这里只要证明P1+2等于一个合数就可以了。
P1+2结果只有两种情况,可以是质数,也可以是合数,质数的选项这里选择放弃不要,我们只要他是合数就可以了 。
由于陈景润定理【1+2】中的合数是两个素数的积,因此,我们这里也只选择K=2的殆素数。
当然,还有2K殆素数也不是我们这里的解,例如7*17=119,由于119-2不是素数,故这样的2K殆素数也不是我们的解。我们的解是2K殆素数-2后是一个素数时的2K殆素数。我们把陈景润定理中的这样的殆素数解给出来,用这个数去减偶数,得到的差是素数就可以了,一定有素数存在,陈景润证明了的,就是【1+2】公式中的P。
这里给出部分从9开始的2K殆素数,9--15--21--25--33--39--49--55--9--15--21--25--33--39--49--55--69--85----
这列数是陈景润定理中的一个合数数列,这列数有无穷多。
这列数是陈景润定理中的数列 ,他的形式是P2*P3,我的公式的形式是P1+2,故我们猜想的公式就正确了,他们一一对应。
这列数是P2xP3,也是P1+2 ,他们完全相等,这里的证明没有用高等数学的理论证明,但理论上,我们证明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就是把陈景润定理中的数列P2P3,变成我们的猜想公式中的P1+2了。
发表于 2016-7-11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官方被动接受指责——今后不会正面报道陈景润张益唐陶哲轩等假成果 时间:2016-07-07 09:13浏览:696    收藏


       建政以后的百位英雄人物陈景润被指造假以后,乃至后面的张益唐陶哲轩的工作也是造假,并且证据凿凿,没有任何可以诡辩的余地。

         中go不会自己主动认错,但是也不敢公开抵赖,现在,中go的所有正面报道英雄事迹都没有了陈景润,张益唐陶哲轩。
数学是一门单一理解的学科,没有任何回旋余地,错误就是错误,看问题角度只有一个——不能违背逻辑。
     在其他被指造假的问题,中go都进行了辩解,例如最近的:1。狼牙山五壮士,2,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刘胡兰雷锋等。3,平型关大捷。4,抗美援朝。5,大跃进死人5000万。
    还有许许多多的的质疑,中go都有辩解。
唯独在陈景润王元潘承洞张益唐陶哲轩造假这件事上,从来没有做过一次正面抵赖,只是消极抵抗——默认!
       陈景润王元潘承洞的学生刘建亚,贾朝华,蔡天新,王天泽,展涛等数十人全部闭嘴了,就连远在美国的张益唐陶哲轩也是哑巴,不再说话,他们的学术生命已经入墓。他们的造假论文全部报废,成为一堆垃圾。
发表于 2016-7-11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qwerty 发表于 2016-7-11 08:25
中国官方被动接受指责——今后不会正面报道陈景润张益唐陶哲轩等假成果 时间:2016-07-07 09:13浏览:696 ...

你这是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吧?
发表于 2016-7-11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蔡家雄 发表于 2016-7-11 12:35
任在深博士:

        哥德巴赫定理能证明费马大定理吗?

你好!
       俺只是一位数学爱好者。
       俺经过几十年对纯粹数学的探讨,发现纯粹数学确实是关于宇宙空间形的结构以及结构关系的科学!
哥德巴赫猜想,孪生素数猜想,黎曼猜想以及费尔马大猜想都属于中华簇!
      一.中华簇:
                    (1)    (√X^n)^2+(√Y^n)^2=(√Z^n)^2,n=0,1,2,3......
         1. n=1,是哥德巴赫猜想

                  (2) (√X^1)^2+(√Y^1)^2=(√Z^1)^2
        2.n=2. X,Y﹤Z, X+Y﹥Z,XYZ≠0,X=2MN,Y=M^2-N^2,Z=M^2+N^2,是勾股定理,

                 (3)  (√X^2)^2+(√Y^2)^2=(√Z^2)^2
       3. n≧3. 是费尔马猜想,

               (4)   (√X^n)^2+(√Y^n)^2=(√Z^n)^2,

其中:4. n=1,X=Y=Pn,则是黎曼猜想,

              (5) (√ Mn)^2=(√X)^2+(√Y)^2

        即(6)Mn=Pn+Pn
                        =2Pn
       所以(7)Pn=Mn/2,
         即  (8)Δ=1/2,素数单位的解都在数轴x的1/2上!

又  5. n=1,X=Pn,Y=Qn=Pn+2,是孪生素数猜想,

         (9)  (√2n)^2=(√X)^2+(√Y)^2
                           =(√Pn)^2+(√Qn)^2
                           =(√Pn)^2+(√Pn+2)^2.
以上是《中华单位论》对中华簇的肤浅认识。

                                            谢谢!

                欢迎批评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10<N=P+P1+2=P+P2XP3。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师:
很遗憾的告诉您,怀尔斯的证明是作假证明,怀尔斯是用弗雷猜想与谷山-志村猜想来证明费马大定理成立的,弗雷说,当弗雷猜想的整数公式有解存在,即X^N+Y^N=Z^N正确时,再当谷山-志村猜想正确,那么费马大定理成立,弗雷猜想是美国数学家里贝特用一个猜想证明的,里贝特用猜想证明弗雷猜想成立后,按照弗雷猜想,故怀尔斯只要证明谷山-志村猜想后就可以说证明了费马大定理成立,但由于弗雷猜想的公式是X^N+Y^N=Z^N,而费马大定理成立的公式是:X^N+Y^N ≠ Z^N,若有人用弗雷猜想公式证明费马大定理成立,那么,费马大定理成立的同时就否定了弗雷猜想,因为不可能这两个公式同时正确,肯定有一个是错误的,不管哪个错误,都可以说怀尔斯的证明是作假证明,即怀尔斯没有证明费马大定理成立,根据毛桂成证明的费马大定理成立可知,弗雷猜想是错误的,即X^N+Y^N=Z^N 不可能有大于0的整数解存在。而费马大定理确实正确。
只有毛桂成是真正的证明了费马大定理成立,现在发表在您的《数论》和《基础数学》中‘哥猜想及其他猜想’这一板块,您是版主,您可以去看看,我有两篇论文,第一篇是“费马大定理”,第二篇是“论怀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中的方法和理论的错误”。谢谢您一定要去看一看。最好能给一个评论。
中国有个企业家,他看了我的这两篇论文,也看了您的这篇文章,他知道“沃尔夫克尔奖金没有了,他知道我的论文无法发表到国家级的数学杂志上去,故他专门为我再设了一个“诺贝尔数学奖”,他指定我发表在您的《数论》板块中,有效期两年,我希望您能对我的‘费马大定理’的论文发表一个看法。我详细看了在您的板块中发表的您对世界数学难题证明的评论,还是看见您给有关世界数学难题的证明给出过评论。
沃尔夫克尔的在天之魂将永远也不得安宁了,他要把他的遗产赠送给第一个证明费马大定理成立的人的愿望没有实现,德国哥廷根科学院把这笔遗产送给了作假证明者-英国数学家怀尔斯。即这笔遗产被作假集团骗去了。
毛桂成是1980年时第一个证明费马大定理成立的人,结果是:X^A+Y^B ≠ Z^C。(A,B,C有大于2的公因数时)但是他的论文在中国无法出版,最后只能自费出版在1993年2月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滚滚清江潮》这本书的329页-333页上。出版前论文由华中师范大学数学教授审核过,认为论文正确。论文出版后,我及时的把这本书也给德国哥廷根科学院寄去了两本。20年过去了,还没有看到一个否定我的证明方法的论文发表。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费马证明他的费马大定理成立用的证明方法是无限下推法,公式是 X^N+Y^N=Z^N,我认为不是的,实际上这个公式就是一个无理数解等式方程,把无理数解等式方程无限下推证明的结果只能得到无理数解,不可能有整数解存在,故用无理数解等式方程公式与无限下推法是不可能证明整数的费马大定理成立的,因为他们无法从无理数解中过渡到整数中来,只能断言(猜想)费马大定理成立。
根据我的考证,费马是用初等数学的毕达哥拉斯整数方程的通解公式来证明他的费马大定理成立的。第一个论点是他把费马大定理写在有毕达哥拉斯整数方程的通解公式的旁边,第二个论点是在这个公式中可以推导出一个公式是:A^4-B^4 ≠ C^2 ,因为用毕达哥拉斯整数方程的通解公式来证明他的费马大定理成立时,则必须先证明A^4-B^4 ≠ C^2正确后,才能再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整数不等式公式成立。这就是费马为什么说证明他的定理成立只有唯一一个证明方法的原因。
我们现在来看费马证明费马大定理成立的证明过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8-2 19:21 , Processed in 0.09009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