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72|回复: 4

用直接给地图中面的染色,证明四色猜测是正确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4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明85639720 于 2017-3-14 05:50 编辑

用直接给地图中面的染色,证明四色猜测是正确的
雷  明
(二○一七年三月十四日)

地图本身就是一个平面图,且是一个3—正则的平面图,即每一个顶点都连有3条边,叫做“三界点”,也就是平常大家所说的“三不管地区”。有时因为地图的比例太小的原因,有些地方似乎是大于4条边相交在一起,即好象有多于三个“国家”(区域)相邻于一点的情况。但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不会存在的,而只有3个“国家”相交于一点的情况。本文就直接从对地图的面的染色出发,对四色猜测进行证明。
1  历史
地图既是平面图,也就可以对其进行边着色和面着色。在1880年时,泰特(Tait)根据一个现在已认为是错误的“每个平面三次图都有哈密顿圈”的猜想,对四色猜测进行了证明,得出了四色猜测是正确的结论。当然这个证明也就是错误的了。这里的平面三次图就是我们所说的3—正则平面图。
有了这一思想,当然就有每一个平面三次图都有3—边着色,的确有哈密顿圈的平面三次图也都是可3—边着色的(在后面我们还要进一步证明任何平面三次图都是可3—边着色的),于是泰特就猜想平面三次图(地图)的3—边着色等价于其4—面着色,这就是泰特猜想。并且泰特也对其进行了证明,认为是正确的(但文献上没有看到泰特本人的证明方法),也便有了泰特定理:“三度地图G的区域能够用4种或者更少的颜色来染色当且仅当χ1(G)=3(沙持朗语)。”和“一个2—边连通3—正则平面图是3—边可着色的当且仅当它是4—面可着色的(韦斯特语)。”于是,泰特就认为自已正明了四色猜测是正确的。
由于1946年后,大量的不可哈密顿的三次平面图的陆续被构造出来,使泰特证明所依据的基础发生了动摇。所以韦斯特说“四色定理就归约为寻找可平面图的Tait着色,对Tait着色存在性的论断就是Tait猜想,它与四色定理等价。”所谓Tait着色,韦斯特的定义是:“3—正则图的真3—边着色被称作Tait着色。”看来,证明任意3—正则平面图是否是可3—边着色的,就成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2  可3—边着色的3—正则平面图是可4—面着色的
文献中,只有在韦斯特和徐俊杰的书中有对泰特猜想(或定理)的证明,但都并没有说明是原来泰特本人的证明,还是作者他们自已对泰国特猜想的证明。由于其叙述很难懂,看不太明白(特别是韦斯特的证明),所以笔者也想在这里用自已的叙述方法证明一下。
设3—正则平面图的顶点数是v,则该图的总度数是3v,因为一条边是两度,所以该图的边数e=3v/2=1.5v,即边数是顶点数的1.5倍。又因为图的顶点数和边数都必须是整数,所以该图的顶点数又必须是偶数,才能保证e=1.5v也是整数。
由于3—正则平面图的顶点数是偶数,3—边着色的3—正则平面图中,任两种颜色所构成的边2—色链一定是若干个偶圈(这样才能保证各圈顶点之和仍是偶数),这若干个(比如n个)边2—色圈就把画图的面分隔成了n+1个不同的区域。把一种边2—色圈(比如1—2—1)分成的若干个区域相间的染成A色和B色,把另一种边2—色圈(比如1—3—1)分成的若干个区域相间的染成C色和D色。四种颜色叠加的结果便产生了另外四种新的颜色AC,AD,BC和BD,使图中的每一个面只占用一种颜色,且相邻的两个面不用同一颜色(如图1~图5最小非哈密顿3—正则平面图的4—面着色。图1是该图的一个3—边着色,图2是1—2—1边2—色圈内外不同区域的A、B染色,图3是1—3—1边2—色圈内外不同区域的C、D染色,图4是图2和图3颜色叠加的4—染色结果,图5是该图的彩色4—染色模式)。这就证明了每一个3—边着色的3—正则平面图都一定是可4—面着色的。





    再看一个正6—面体对应的可3—边着色的3—正则图的可4—面着色(如图6)。这是一个可哈密顿的3—正则图,但图中我们的边2—色链并未画成哈密顿圈。如果画成哈密顿圈时,颜色叠加的结果,正6—面体将是一个4—色图,这是不符合实际的。若不画成哈密顿圈时,颜色叠加的结果才是3—色的,也才是符合实际的。

    3  可4—面着色的3—正则平面图是可3—边着色的
设可4—面着色的3—正则图(地图)所用的四种颜色分别是A(红),B(兰),C(黄)和D(绿),着A和B二色的两个图家的边界线,绝对不可能与着C和D二色的两个国家的边界线相同或相接。这样,两组完全不同颜色的两个面,所构成的相邻边界就可以染成同一颜色。四种颜色两两相邻的情况共六种:即AB,AC,AD,BC,BD和CD。这六种中,AB和CD是不可邻接的一对,AC和BD是不可邻接的一对,AD和BC是不可邻接的一对,共三对。我们把分别用1,2,3表示:AB边和CD边用1表示,把AC边和BD边用2表示,把AD边和BC边用3表示,得就可得到任何可4—面着色的3—正则平面图的3—边着色。如图7和图8。这就证明了每一个可4—面着色的3—正则平面图(地图)都一定是可3—边着色的。


4        任何3—正则平面图都是可3—边着色的
通过以上2、3两节就证明了泰特的猜想是正确的。当然了,要说泰特的猜想是错的也未尝不可,毕竟他所依据的前提是一个错误的“每个平面三次图都有哈密顿圈”的猜想。但是,我们在上面的证明中却是用了任意的3—正则平面图的,其中有可哈密顿的(如图7),也有不可哈密顿的(如图1)。然而重要的是这些3—正则平面图都是可3—边着色的。因此可以说,任何3—正则平面图(地图)是不是都可4—面着色,关键的问题是要证明任何3—正则平面图都是可3—边着色的。
由于3—正则平面图的顶点数一定是偶数,所以我们一定可以把图中的边划分为若干个偶圈(可哈密顿的图就是一个遍履,所以可哈密顿的3—正则平面图可以只划分成一个偶圈,当然可哈密顿的图也是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偶圈的,如图7的正6—面体所对应的图就是这样)而不漏任何一个顶点。每个圈都是由相同的1—2—1的边2—色圈构成,这些边2—色圈以外的任何边,都只连接着这些边2—色圈上的、分别着有1和2两种颜色的边,而这些边之间又互不相邻,全部给其着上第三种颜色是完全可以的。这就证明了任何3—正则平面图一定都是可以3—边着色的。
5        四色猜测的证明
由于3—正则平面图的3—边着色等价于其4—面着色,现在我们又证明了任何3—正则平面图都是可以3—边着色的,这就证明了任何地图(即3—正则平面图)都是可4—面着色的。地图四色猜测是正确的。
给地图中面上的染色,实际上就是给地图的对偶图——极大平面图——的顶点着色,所以说任何极大平面图也都是可4—着色的。又因为极大平面图经“去点”和“拆边”所得到的任意平面图的色数只会比极大图减少而不会增大,所以又可以说任何平面图也都是可4—着色的。平面图的四色猜测也是正确的。
到此,就最终证明了四色猜测是正确的。四色猜测是可以手工证明的,不用计算机也是可以的。


雷  明
二○一七年三月十四日于长安

注:此文已于二○一七年三月十四日在《中国博士网》上发表过,网址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雷明85639720 于 2017-3-15 00:05 编辑

严格的说地图是一个2—连通的3—正则图
1、我在文章中一般都说地图就是一个3—正则和平面图,具体的说,还有点不准确,严格的说,应当说成是,地图是一个2—连通的3—正则平面图。为了简便,我一般情况下都说地图是一个3—正则平面图。倒如巴拿马,其与大西洋有一条边界线(海岸线),同时也与太平洋有一条边界线(海岸线),共两条。巴拿马把南北美洲连接了起来,也就是说巴拿马通过两条海岸线把南北美洲的地图(3—正则平面图)连通起来了。
2、有一条割边的边通的3—正则平面图不能成为地图,因为一条边界线的两边同时是同一个国家的情况是没有的,如果是同一个国家,那第也就没有必要画这条边界线了。有一条割边的3—正则平面图,一定是不可哈密顿的,因为哈密顿回路中的顶点与边是不能重复的。所以从割边的一边经过割边后,到了另一边,就再不可能回到原来出发时的那一边了。所以说有割边的3—正则图一定是不可哈密顿的。不但是不可哈密顿的,而且是不能可3—边着色的。
3、所以说,严格来说,只说3—正则平面图是可3—边着色是不正确的,而应说是2—连通的3—正则图是可3—边着色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31 00:17 , Processed in 0.1103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