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51|回复: 10

[灌水] 谈谈指数函数中的这个 “规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4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天山草在 2011/10/24 08:11pm 第 2 次编辑]


本人最开始学习“指数函数”,好像是在高中一年级的时候,距现在都半个多世纪了。可是当年没有弄懂的问题,现在还是继续不懂。什么问题呢?说来大家听听,希望现在能弄明白。
指数函数,举个例子,就是2的右上角戴了一朵小花花。这个小花花如果是个3,老师说咧,就表示有3个2相乘的意思。这个我明白了。但是如果把这个3改成1.5或是3/2,那我就糊涂了。总不能说成是“1.5 个2相乘的意思吧”。课本上也没有敢这样说。课本上说的是:2的3/2次方,就是先把2进行立方运算,再开平方的意思。为什么是这样子的?书上说咧:这是规定!
他娘稀匹的,这是谁的“规定”呀?问老师吧,老师说咧:规定就是规定,木有神马道理,这就跟规定1加1等于2是一个道理,哪来的那么多为什么?
小的时候,本人喜欢画图,画曲线也画得很好,徒手描点,可以画出光滑的曲线来。画一条2的x次方的指数曲线,当然这些x都取整数,自变量不是整数的“中间地带”,就进行“光滑”连接。然后对于这些中间地带的非整数x按书上的“规定”计算,再补画到曲线上,嘿嘿,这些点正好落到那根“光滑”的曲线附近,与那些x取整数的点构成了“和谐”社会。看来数学家“规定”的这个东东,并非是胡乱“规定”,其中一定有什么玄机。只是一般老百姓木有那样深的道行,你就记住这是“规定”就行了。
后来知道了有个“实数理论”,才觉得这个问题其实不是“规定”,中学课本讲不了那么深,就拿“规定”乱蒙小学生。
不过,到了大学时候,也仍然没有系统地学“实数理论”,因为俺不是数学专业的。所以这个问题也就一直没有解决。现在俺也不想“解决”这个问题了,只是想知道,这个“规定”最早是哪个数学家提出来的?
发表于 2011-10-24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 谈谈指数函数中的这个 “规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10-24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 谈谈指数函数中的这个 “规定”

再例如:2^1.5=?
2^1.5的平方为:
(2^1.5)^2=2^(2×1.5)=2^3=8
所以2^1.5=√8
既:2^1.5=√(2^3)
发表于 2011-10-24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 谈谈指数函数中的这个 “规定”

数学好玩!
数学也把大家玩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1-10-25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 谈谈指数函数中的这个 “规定”

天山草老师常使用网络语言:“没有什么(木有神马)”,“东西(东东)”;真是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发表于 2011-10-25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 谈谈指数函数中的这个 “规定”

后来知道了有个“实数理论”,才觉得这个问题其实不是“规定”,中学课本讲不了那么深,就拿“规定”乱蒙小学生。
在“实数理论”范围之内,有些负数是无法对应的,需要扩大到“复数理论”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 谈谈指数函数中的这个 “规定”

下面引用由drc20002011/10/24 09:26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您的答复。不过我觉得,您说的这些公式,对于小学生、中学生而言,整数是好理解的,而您不知不觉中就把公式“推广”到了有理数,学生们还是不会懂的。我想,对于最初接触这个问题的数学家来说,他们是怎样想的,如何把这些公式扩展到有理数也适用,应该很有趣的吧?
发表于 2011-10-25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 谈谈指数函数中的这个 “规定”

综观上述,可知现在的纯粹数学的理论基础实在是太差劲了,太混乱了!
    连天山草老师学了一辈子数学都给弄懵了!
    网上报道XXX大学数学系的新生,因为弄不明白高数,而自杀!!!
惨痛的教训啊!
         数学基础亟待建立!
         纯粹数学亟待改革!!
发表于 2011-10-25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 谈谈指数函数中的这个 “规定”


  N=[(ApNp+48)ˆ1/2-6]ˆ2=(√Mˆ±n)ˆ2,   n=0,1,2,3,,,
发表于 2011-10-25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 谈谈指数函数中的这个 “规定”

下面引用由天山草2011/10/25 08:57am 发表的内容:
谢谢您的答复。不过我觉得,您说的这些公式,对于小学生、中学生而言,整数是好理解的,而您不知不觉中就把公式“推广”到了有理数,学生们还是不会懂的。我想,对于最初接触这个问题的数学家来说,他们是怎样想 ...
    有理数也叫"可比数"也就是:有理数q,都可以写成既约分数x/y.(其中x,y都是整数)
换句话就是a^q都可以写成a^(x/y),也就是从整数到有理数的推广也是很自然的.
    这些只要教师教学的时候稍微注意点,学生也是不难理解的.
    当然从有理数到实数的推广,其中要用到极限的理论或分割的理论,中学生就不好理解了,所以大学数学专业才有了《数学分析》中的实数这一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15 04:26 , Processed in 0.0914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