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70|回复: 18

图示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独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3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engyong 于 2019-5-25 14:12 编辑

图示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独创)


为什么要用图标来表示数字?这是要用图标来简单地表示一个素数的倍数系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在某种意义的平等,而无须考虑同一个素数的倍数的大小关系,一直影响我们的思维)。同时,也更明显地显示它们的周期关系。另外,以实心和空心的图标来表示合数和素数(或者未定义的素数)更为直观。这就是图形证明方法的魅力。

论文"A New Proof of Goldbach Conjecture"发表在美国数学杂志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 Science。
(以下是摘录翻译成中文解说)

2.1 单个图标的意义
1 是整数1本身,奇数列的起点。
△素数3
☆素数5
◇素数7
□素数11
○大于11的素数或未定义的整数(非合数)
▲3的合数
★5 的合数
◆7 的合数
■11的合数
●大于11的素数的合数
“※”表示素数对或可能成为素数对

2.2 连续奇数的图表示
定义(法则1):当一个整数含有多个素因子,以最小的素因子为有效合数,并一图标表示。换句话说,当某一点是多个素数的倍数,(用埃氏筛法)以最小的素因子的周期首先将该素点变为有效合数点,那么后面较大的素数的倍数的周期就失去将该点由素点变为合数点的作用(或者说是操作过程)。这一定义将简化我们的分析方法。
例如:
法则2 任何一个素数pi的第一个有效合数是pi2 , 此后并以pi pi+1 ,…的形式出现。
证 因为在pi2 之前,所有pi的倍数都是比pi 更小的素数的倍数,根据法则1 即可证明。

当我们弄清楚以上原则,我们就可以将一个奇数的连续系列表示为下图。
1△☆◇▲□○▲○○▲○★▲○○▲★○▲○○▲○◆
它所对应的奇数是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43,45,47,49。72=49,大于11的素数是以“○”表示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5-3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engyong 于 2019-5-3 08:38 编辑

2.2 分析图
该证明方法是将n个奇整数排成图,可得n/2或(n+1)/2对整数对,只要证明一定有一对或一对以上的整数对是素数对,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就可以解决

图1
例如: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49   47  45  43  41  39  37  35  33  31  29  27  25

可以化作图2
                                             1 △ ☆  ◇ ▲ □ ○ ▲ ○  ○ ▲ ○ ★ (25)
                                             ◆ ○ ▲ ○  ○ ▲ ○ ★ ▲ ○ ○ ▲ ★
                                                ※    ※        ※         ※              
括弧内的数字是最后一个图标所处的整数位置,或者说该图标所代表的整数值。
图2表示的是由1开始的1 0个连续的奇数的排列 。
由图2明显表示2n=50,有4 个素数对。该图 就叫做分析图。


使用分析图,我们就可以发现和证明素数对的存在。例如,

图3证明当2n=10, 有{3,7},{5,5}2对素数对。

                                               1    △   ☆(5)
                                              ▲   ◇    ☆
                                                    ※   ※
图4证明当2n=22, 有{3,19},{5,17},和{11,11}3对素数对。

                                             1    △   ☆   ◇   ▲   □  (22)
                                             ▲   ○   ○   ▲   ○    □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zengyong 发表于 2019-5-3 16:18
2.2 分析图
该证明方法是将n个奇整数排成图,可得n/2或(n+1)/2对整数对,只要证明一定有一对或一对以上的 ...

用多少图标能表示完全部素数?好好看看我的文章,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3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engyong 于 2019-5-3 09:23 编辑

想看懂本文(连载)需要耐心和智慧。


重生先生,您的论文是:
“吴代业曾独立推导出公式:5/3x/(lnx)^2        5/6x/(lnx)^2       5/4/(lnx)^2       5/8/(lnx)^2     (推导过程,全部在本论坛公布过。)”
吗?

我的证明思路、方法和您的相差太远,我不愿浪费我的精力去研究您的东西。
希望您也不必浪费精力了解我的东西。

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3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zengyong 发表于 2019-5-3 17:07
想看懂本文(连载)需要耐心和智慧。

哈哈!
      太复杂了?
      俺在2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直尺证明的方法!!!
      那种方法太简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3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engyong 于 2019-5-3 14:14 编辑

只是开头,您就知道很简单了?

任先生,我的图示法和您的“直尺法”完全是两码事,别把水搞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4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zengyong 发表于 2019-5-3 17:07
想看懂本文(连载)需要耐心和智慧。

那就谢谢您!最近新公式你没看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engyong 于 2019-5-4 01:57 编辑

重生先生,您所说的就是您说的:

“在本论坛存在几种关于哥猜研究的主要做法:
1. 有效验证,但须知道具体素数个数。虽验证很准确,方法也可取,最终还是验证;
2. 精准修正,既然要对某数据进行修正,一、必先要知道原准确数据,不知道,修正不了;二,依据公式得到的数据必须准确。
   这样一来,原数据知道,公式数据准确,等于多做了一到手脚;
3. 摆出一个有出处,或没有出处的式子,无任何操作,或让别人可操作,就断言理论正确;
4. 有推导依据的公式,有可操作的方法,有可依据理论,推论出可验证的结果!”

以上4点无非就是“验证”两个字。

绝大多数人感兴趣的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即用数学逻辑理论去证明为什么猜想能成立。
而不是猜想是否正确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猜想肯定是对的)。

所以“验证”哥德巴赫数(即素数对的个数)对此命题(哥猜)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是没有“市场”的(不能作为证明猜想的依据)。

当然,您可以再立一个“求哥猜数的精确值”数学难题,寻找有感兴趣的同伴一起研究。但我是不感兴趣的。您应该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4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zengyong 发表于 2019-5-4 09:53
重生先生,您所说的就是您说的:

“在本论坛存在几种关于哥猜研究的主要做法:

我当然清楚,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希望看到您的续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engyong 于 2019-5-4 04:29 编辑

谢谢您的关注!

我前面所说的仅是开场白,让大家知道我的图示法大概是怎么一回事。详细请耐心看下一章节“命题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7-29 19:06 , Processed in 0.0912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