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55|回复: 2

我与敢峰先生的又一次连续通信抄录(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6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与敢峰先生的又一次连续通信抄录(二)
雷  明
(二○一七年十月五日)

(接上贴)
10月1日敢峰来信:
雷明友:节日快乐,放松一下吧!
我20信后,张先生曾经简复一信,我没有找到。大意是肯定我的三个证明,希望我对z3也做一个。
其实,我在20日信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主要剩下染色程序没直接说,担心一下说得太多,影响他的情绪。看来他的悟性不高,或者涵养好,或者尚待考虑,没有回应。
20日的信你大概也没有仔细看。前半部的话看来似乎是多余的,其实针对性很强。我从来没有说过他直接证明了四色定理。20日前他看到三证后在来信中说我从构图到证明都肯定了他的证明。因此我必须把话说清楚,把理由说清楚。话也说得很重。后面回答他的"构图原理"时,特别提到在z4构图中有一个致命硬伤,并隐指是有意避开"一证"的终极图,自找麻烦。
我真希望"一个篱笆三个桩",看来还需努力。敢峰

10月4日敢峰的来信:
雷明友:节日快乐。9点图的完备论证研究,是否你独自进行的?还是同他人共同进行的?这是极具价值的基础工作。我过去就没有从实证上研究这个问题。连赫伍德的原图都没见过,是第一次从你去年8月的文章中才看到的。唉,知道得太少了。因为这个问题的提出不难懂 ,想先独立摸索一下路径,用自己的手开发自己的大脑,后来才看了一点可怜的介绍性的材料。做学问我从来是独立思考的,但也存在一个问题:所知甚少。更无交流。对学界的情况,由于文革前我主要接触高校,文革后又搞理论工作,当然是知道一些的。对民间研究者的一般情况,我也知道一些。民间研究者是分散的,参差不齐,各搞各的,形不成"灶",而且都想自成山头。甚至对别人的成果不表支持,变个花样成为自己的。所以我在文中说你是伯乐,能勇敢无私的站出来肯定我的四色证明,真的难得啊!如果现在有一两位能象你这样,局面就有可能突破,至少能引起注意,。当前正是一个时机啊!机不可失啊!张先生几次信中肯定一、二、三证,我也在等待他的公开表示和论述。错过当前时机,以后就更难办了。一定要站得高些来看这个问题。方

10月4日我的回信:
方老:
1、我的一切研究都是我独自一人进行的,在我把赫渥特图简化成九点形图前,我是没有看到任何关于九点形的图的,可能九点形是我第一次叫出的。为什么叫九点形,是因为图论中谈到哈密顿图时,有一个二十点形(即正十二面体所对应的图)的叫法,所以我才叫了“九点形”图。是什么时简叫的,从我的博客中是可以查到的,也可以从我的未出版的《四色问题与欧拉公式》一书的几十次打印稿中查到,如果需要,我可以查一下,无关紧要时我就不查了。
2、至于我与张先生能够多次交流,我是看到他的书中也有九点形的图(但他关没有叫做九点形),我认为研究这个九点形,很是关键,所以也就原意与他交流了。他后来也叫九点形,可能是受我的影响吧,正象我画图时,为了与他能沟通,也使用他的画图方法画一样。也与我们有时也跟着他叫Z1,Z2等是一样的。
3、至于你的文章,我好久也是没有看懂的,因为各人画图的方法和文字描都是不相同的。想评论也是没有办法的,只是在后来进一步学习你的书后,明白了你所说的话的意思,我才敢进行评论了。评认别人,首先要看明白别人的文字,看不明白就等于不了解情况,也就没有发言权。你对我的评价太高了,我只是老实人说点老实话而已。
4、我对一些人的评论,都是首先指出了那些地方我看不明白,要求他们把文章写得要让人能看得懂。并一再的告诫,写文章的目的,是要去影响更多的人,要更多的人来支持作者的观点,写出的文章让别人看不明白,那还有什么用呢。可他们就是不改,我也就只好不与他们交流了,我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还能交流吗。
5、可能张先生对我是有意见的。因为我不象他那样,爱说恭唯的话,我就直截了当的提出问题,该批评的就直接批评。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学术争论,可能他难以接受。我从他的《探密》一书出版后,七八年来,写出的评论文章可是真的不少。至少比他的书要厚十倍以上。
6、你说的“当前正是一个时机啊!机不可失啊!”,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请说明是一个什么样的时机。我已经把前一段与你的通信整理好了,是否可以发表在网上。张先生对你的信还没有回复吗。
雷   明  2017,10,4,

10月4日我的回信:
方老:
现在的数学界,对四色问题如些的冷漠,谁会支持我们呢。数学界内是没有人会重视我们这些小人物的研究成果的。而业余爱好者就是支持我们的观点,是不会兴起风浪的。我也是只能想办法把我的研究象你一样,尽快的出版,留给后人,让后人去评说了。你老的知名度高,影响力也大,如果能以你的名义,组织一些爱好者在北京集会一次,或许还能起到一点作用的。我们这些人是无能为力的。雷明,即日。

10月5日敢峰的来信:
雷友:我说的时机是指你去年8月5篇网文所营造的时机,把沉落水底20多年的石头翻上来了。20年一遇啊!我为何出院后至今夜夜两点就是抢这个难得的时机啊!再沉下去,就不知何年了。我也在想别的办法,首先是能引起重视而不是无视。只要重视了,就比较好办了。真金是不怕火炼的,就是怕不理睬,让石沉大海。研究要聚焦,不宜太分散。比如:20步演绎就是个关键问题,你懂了,别人不懂啊!这个问题让更多的人明白了,就好办了。我正在想这个问题,也希望你再想想。对此,你是深有体会的,可能比我论证得更好。总之,目前的局面要进一步集中力量突破才行。不进则退。机遇稍纵即逝。局面有了突破,后续的事才有希望。
另,米勒图同我的图实际是同一个图,是你还是张先生先提出来的(包括图外隐点)?方

10月5日我的回信:
方老:
张先生只提米勒图,从来就没有提过敢峰的图。是我提出你们两人的图实质上是一个图,就是一回事,只是画法不同而已。正因这样,我才把这个图叫做敢峰—米勒图的。为什么把敢峰放在前面,而把米勒放在后面,是因为敢峰至少在九二年时就把这个图进行了4—着色,而直到现在米勒可能还没有对其进行4—着色,至少是在张先生收到英国的来信时,米勒是对他的图未能进行4—着色的。其实我见到这个图时,先见到的张先生《探秘》一书中引用的米勒图,而后见到的是敢峰《4CC证明》一书中的敢峰图。这个图不光有你们两人的不同画法,张先生和我都有自已的画法,这就体现了图的拓朴性质,只要各顶点间的相互关系不变,怎么画也都是同一个图。雷明。

雷  明
二○一七年十月五日整理于长安

注:此文已于二○一七年十一月五日在《中国博士网》上发表过,网址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8-2 19:21 , Processed in 0.0907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