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68|回复: 0

陆启铿院士忆述陈景润是怎么调到数学研究所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5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陆启铿院士忆述陈景润是怎么调到数学研究所的

2006-6-8  [名家风范]



科学网 2006-06-02
陆启铿院士忆述陈景润是怎么调到数学研究所的
科学时报记者 王丹红
在纪念陈景润逝世十周年的座谈会上,80岁的陆启铿院士希望澄清一个事实。他说:“一些传记作者说,1957年是华罗庚派我去厦门大学把陈景润调到数学研究所的。这是把我在陈景润调到中国科学院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美化了。事实不是这样的。”他说:“1957年,华罗庚并没有派我去厦门大学,也没有委托我办有关陈景润的任何事情。”
那么,陈景润是怎么调到数学研究所的?
1953年,陈景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某中学教书,由于不善教学,他被该中学退回给厦门大学。这是厦门大学毕业分配工作中从未发生过的事情。面对这样一个“先例”,厦大只好安排他在数学系图书馆做登记出纳工作。而陈景润却整天只钻研华罗庚著的《堆垒素数论》。陈奕培说,陈景润逐页仔细钻研这本书,不论在图书馆、食堂、厕所都在钻研,这种学习、研究的方法正符合华罗庚主张的“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规律。终于,他发现并解决了书中的一个难题,于是写出来寄给华罗庚。
陆启铿说,陈景润的文章简而精,绝对不会把一篇文章分成几篇来写,但他的文章过于简洁,要费很多时间去验算,所以许多人都不愿意审查他的文章。华罗庚慧眼识英雄,对他的这篇文章大为欣赏。当时,华罗庚是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他随即请陈景润以特派代表身份参加数学会举办的一个学术会议。
1956年8月,华罗庚在北京见到陈景润后,建议数学所办公室主任与厦门大学商调陈景润到数学所工作。不料,厦门大学了解情况后,意识到他的才华,回函说厦大非常需要陈景润,他的工作不可代替。于是,陈景润被升为助教,分配给数学系张鸣镛教授。调动的事情暂时搁浅。然而,陈景润的教学进展得并不顺利,学生反映说听不懂他的辅导,系主任方德植无奈之下,又把他调回图书馆。
1957年,陆启铿受邀参加一个厦大为校庆而举办的学术讨论会。那时,从北京去厦门的交通很不方便,于是陆启铿就交通问题咨询正在数学所进修的厦大讲师陈奕培,也是因此从陈奕培那里解到陈景润的这些情况。当时,陈景润只是一名助理研究员。
那时,厦门大学校长是王亚南,他是中国第一个翻译《资本论》的人,与华罗庚相识。他听说华罗庚的学生陆启铿到了厦大,专程到他的宿舍看望。接着,系主任方德植找陆启铿谈话,请他回去转告数学所的领导,现在厦门大学愿意把陈景润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了。
陆启铿说,由于华罗庚并没有和他谈过有关陈景润的事情,所以他回到北京后就将方德植的意见转达给副所长郑之辅。1957年10月,陈景润被调到了数学所。
在陈景润调到数学所49年后,陆启铿说:“这就是事情的经过,今天值此机会,我在公开场合把事情澄清一下。”那天,陆启铿坐在轮椅上,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会议室。他说:“我虚岁已经80了,不管从什么层面上讲都是一个老人了。人的记忆总会有差错,所以,我的回忆可能也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希望知道真相的人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1 23:51 , Processed in 0.07355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