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47|回复: 0

嘉兴钱宝琮——近代中国数学史研究的领军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3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嘉兴钱宝琮——近代中国数学史研究的领军人

作者:钱永红


钱宝琮(琢如 1892 - 1974),浙江嘉兴人。钱鏐第三十二世孙,中国著名科学史家,数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国际科学史研究院(巴黎)通讯院士。

钱宝琮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数学史,兼及中国天文学史和中国物理学史。专著有《古算考源》、《中国算学史》(上卷)、《中国数学史话》、《算经十书》(校点)、《中国数学史》(主编)、《宋元数学史论文集》(主编)。

嘉兴渊源

1892 年 5 月 29 日,钱宝琮诞生于嘉兴南门外槐树头走马堂楼笃庆堂。“笃庆”取自《诗经﹒大雅﹒皇矣》“则笃其庆”。客堂内有其叔父钱玠人(叔瑜)书写的对联:“道食兼谋功精推步,家庭永乐基固构堂。”

祖父钱笙巢以理财闻名于县,富甲一方,购置了 500 多亩田产,在嘉兴南门外东米棚下开设米行、油行,在槐树头置有房产。父钱迪祥(1870 — 1918)粗通文理,不善生产经营,亦不参加科举考试,但经常阅读《新闻报》和《浙江潮》等进步报刊,接受“维新”之学,喜爱新科技,如照相机,去上海试乘火车等等。他“知风会所趋,非求实学不足以自立”,要求幼年钱宝琮勤奋读书,熟悉“洋务”,若将来成为工程师,则为公为私皆有利益。母陈兰徵(1870 - 1958), 浙江嘉善县(今上海金山区)枫泾镇人,略识文字,为人淳朴,待人宽厚。

妻朱慧真(1892 - 1968)祖籍嘉兴,早年毕业于上海务本女学,又进徐家汇启明女学专修英语,曾在北京、吉林农安等地及上海初基小学任英文教师。1914 年,她婚后退职还家,料理家务,教养儿女,协助丈夫誊写文稿,整理书籍。

朱慧真祖父朱偁(1826 — 1900),字梦庐,号觉未,胥山樵叟, 朱熊之弟,与任伯年、张子祥、胡公寿、杨伯润、汤壎伯、蒲华等为知名海上画派代表,工诗,善绘花卉,笔致秀逸。朱偁儿媳程颖(1865 — 1946)29 岁时守寡,于 1904 年在上海小南门乔家浜创办上海初基小学和民立幼童学校,出任校长,亦工书画,擅岐黄。

钱宝琮 6 岁开蒙,8 岁师从族叔祖钱正余(鸿坡 1870 — 1927) 读《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论语》、《孟子》。1902 年,入县城塔弄张克馨(子莲 1872 - 1945 ?)新法私塾,读国文、算术、地理、英文。1903 年,他考取嘉兴府公立秀水县学堂,学习国文、历史、地理、数学、理化、英文、体操等课程,数学课程每周 6 小时,授代数、几何、三角。学堂总理沈进忠(雅岩 1857 - 1921) 聘请的老师不少为改良主义者,如郑思忠(棐谌 1878 - 1950)、张宗祥(阆声 1882 - 1965),为钱宝琮日后成为文理兼备的科学家奠定了根基。同学有陈宝桢(廉青 1889 - 1967 陈省身之父)、黄子通(理中 1887 - 1979)、金诵盘(1894 - 1958)等。1921 年,沈进忠谢世,钱宝琮写下輓联:“惟公兴学维艰,望重泰山马帐风,和分讲舍;念予受知倍至,庄荒陆氏鸳湖月,冷痛师门。”1941 年,张宗祥六十寿辰,钱宝琮受命撰文,“述其受业感想”。文云:“吾校多良教师,而先生年最少,学最博,奖掖后生亦最亲近。小扣大鸣,诲人忘倦,盖未有如先生者。每于晚膳后,约同学四五辈,趋先生所,问难解惑,以为乐事,获益较教室受课时为多也。”1947 年,郑棐谌七十寿辰, 钱宝琮送上贺诗:

吾乡郑夫子, 学术通体要。

经师兼人师, 身救与言教。

诸生各有成, 童蒙亦可造。

浮名何足论, 继志敦宿好。

少耽畴人业, 曾不计悯笑。

游艺共颉颃,  程课穿奥窔。

……

1906 年冬,钱宝琮完成秀水学堂学业。翌年春,离禾考入苏州苏省铁路学堂土木建筑专科,成为该校年龄最小的学生。他学习用功,每次月考,屡屡得奖,也参加抗议清政府丧权辱国借款筑路的运动。抱着“科学救国”的愿望,年仅 16 岁的他于 1908 年考取浙江省首批 20 名官费留学欧美学生资格(名次第 15 名),成为当年年龄最小的留学生,是年 9 月赴英国,插班成为伯明翰大学土木工程系二年级学生。

钱宝琮育有一子六女,哲嗣钱克仁 1940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曾在重庆广益中学、嘉兴秀州中学、上虞春晖中学、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师范学院、苏州大学执教,著有《最新实用三角学》、《近似计算》和《数学史选讲》等著作。钱炜、钱熙、钱煦、钱燕、钱燧、钱灿六姊妹,分别攻修史地、生物、中文、英语、药学和统计学,各有专长与建树。

情系嘉兴

辛亥革命成功的喜讯传到英国,让钱宝琮十分兴奋,一股“科学救国”的激情油然而生。他于 1912 年初归国,成为嘉兴早期的“海归”学子。经嘉兴籍辛亥革命功臣褚辅成(慧僧 1873 — 1948)介绍,在光复后的浙江省民政司任职,负责筹划办理拆除杭州西湖边旗营、开辟马路(即今杭州市湖滨路、延安路)、修建海塘等官办工程。原想由此成为海塘工程师,但因年轻不善应酬,又无意为官,他不久便自行离职,改行从教。

因家乡没有合适的高等学府,他去上海、苏州、天津、南京等地任教 16 年。在天津,钱宝琮发现老同学陈宝祯之子,天津扶轮中学念书的陈省身有数学天资,已在研读霍尔和奈特的英文版高等数学课本,便鼓励省身“以同等学力”跳级考入南开大学,并亲授其微积分与力学。经过不到 20 年的刻苦努力,学生陈省身成了世界级数学大师,为其启蒙老师、为嘉兴争了光。陈省身晚年函告笔者:“钱宝琮先生是有名的中国数学史家,专治中国算学史,在这方面是很有创见的。钱先生又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我大学的启蒙老师”。“指导启蒙之恩,未敢或忘”。



陆祖谷(稼孙 1874 — 1944)清光绪十六年考中秀才,19 岁开始研读《九章算术》和《几何原本》。之后,他与郑棐合创游艺斋算术社,精研数学。钱宝琮在秀水县学堂读书时就是该算术社的成员,对《九章算术》等古籍经典产生兴趣。1921 年 6 月,郑、陆二先生以嘉兴县教育会名义,创办《嘉兴教育杂志》,“旨在绍介适应之学术”。作为弟子的钱宝琮,积极响应先生之号召,撰写的数学史研究作文《记数法源流考》(初稿)投寄杂志编辑部。陆祖谷将钱文刊载于当年出版的《嘉兴教育杂志》第二编,还附上如下评语:

按钱子研精算理,自游学美洲归来,主教吴中有年矣。近更探源穷本,冀通中西之邮。年来著述积卷盈尺。此篇投稿,本其绪余。而周汉以来方策之所具陈者。业已包举大槩,惟于上世从略。殆谓书缺有间,姑付阙疑乎。然六书九数,剏制同原,使仓籀遗文而可信,则上世衍数之迹,本末具在。反视挽近而尤详悉也。属承寄稿猥以校讐之役相委,略敢诠次一二,以效壤流之诚,藉以还质大雅,幸快无量。稼孙识。

钱宝琮又对《记数法源流考》初稿进行修订,重新发表于中华学艺社《学艺》杂志第 3 卷第 5 号。

1928 年夏,浙江大学文理学院筹建数学系,邀请钱宝琮回省出任首任数学系主任。他满心欢喜,立刻辞去南京中央大学的教职。他回忆说:“在本省服务,离家极近,就应聘了。从此在浙大安心教学,不再见异思迁了。”在浙大任教 28 年,他桃李满天下,治学成果丰硕,数学史论著影响到世界。

1944 年 10 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时任英国驻华文化科学代表团团长李约瑟博士访问浙大西迁地——贵州湄潭,并以中国科学社名誉社员出席中国科学社湄潭区召开的第 12 届年会。钱宝琮在年会作《中国古代数学发展之特点》专题演讲,阐述了中国古代科学,尤其是数学的起始以及中国数学与西方、印度数学发展的差异,引起了李约瑟的浓厚兴趣。会后,李约瑟特意拜访了钱宝琮。数年之后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序言中,李约瑟没有忘记提及钱宝琮的名字,称他为“最杰出的两位中国数学史家之一”。

钱宝琮在浙大任教期间,与朱叔麟、郑晓沧、张绍忠、谭其骧等嘉兴籍教授的交流非常热烈。他与谭其骧都注重独立思考并有所创新,特别欣赏顾炎武“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比不可无,而后为之”为学之道。

钱宝琮也邀请非嘉兴籍的贝时璋、佘坤珊二位教授到槐树头笃庆堂小住,品尝老母亲包裹的正宗嘉兴粽子,又一同游南湖,吃螃蟹,最终促成了佘坤珊与自己堂妹钱超华的美满婚姻。

平时,钱宝琮只身一人在杭州,周六返回嘉兴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指导秀州中学念高中的儿子钱克仁博览史书,检阅读书笔记。他周日或约上几位亲朋好友,以 AA 制形式,包租丝网船一整天,游南湖,品湖菜,高谈阔论,会文吟诗;或到张家弄的寄园娱乐消遣,品茗谈天,观赏昆曲。在看完全本《长生殿》,钱宝琮即兴赋诗一首《月华》,与好友唱和:

广寒宫里羽衣翔,争夺凡夫不可望。

逐去闲云三舍外,今宵月府炫霓裳。


1935 年左右,钱宝琮之子钱克仁(后排中)与姑母钱超华(左一)、姑母钱且华(左二) 等家人同游嘉兴南湖

嘉兴诗人

以诗言志,以诗言事,以诗言史是钱宝琮长期的爱好与习惯。他最心爱的诗作是《小鸟》,谦逊地将自己比作一只小鸟:

小鸟无大志,亦无身外欲。

翱翔数仞间,迎风避炎熇。

掠水惊渊鱼,濯足波心碧。

倦飞入林去,一枝栖已足。

燕雀各自适,何必羡黄鹄。

钱宝琮有不少诗侣是嘉兴籍人士。无论在离乱时期,还是和平年代,他们和诗填词,已成习惯。

1938 年夏秋之交,钱宝琮跟随浙大第三次西迁,在湖南赶往广西的途中,收到了嘉兴老友张传琨(字卓身,号子石 1887 - 1961)从湖南桃源发来诗作。他感慨万端,写下《次韵奉怀张子石先生》:

君向桃源我溯湘, 萍踪聚散不能忘。

故乡门巷馀荆棘, 客地通家话梓桑。

枨触烽烟惊旅雁, 会看弧矢指天狼。

放怀且乐佳山水, 暂撇陶园菊傲霜。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钱宝琮自己将十几年所作的诗词百余首手抄成册,自题为《骈枝集》,盖取《庄子》骈拇枝指之意,后将《骈枝集》手抄诗集呈交已是浙江省图书馆馆长的张宗祥评点,老师欣然挥毫于诗集扉页:

驚武钱生至,骈枝集一编。

横空诗律苦,突阵短兵坚。

天历穷新义,冬官释旧诠。

还将余墨渖,黔桂纪山川。

琢如老弟见示所著诗集,奉题一章。青之胜蓝,古已云然,读者勿哂。



在获悉嘉兴好友孙筹成(福基 1885 —— 约 1972)金婚,钱宝琮立刻送去《临江仙·贺孙筹成金婚》:

五十年华容易过,

回思燕尔风光。

画屏红烛赋催妆。

画眉螺黛笔,

举案布衣裳。


劫火中原经几遍,

春江稳睡鸳鸯。

白头山水共翱翔。

绕膝兰蕊秀,

当户桂枝香。

嘉兴畴人

中国古代将精通天文历算的学者称为畴人,钱宝琮对自宋迄清浙江天文历法算学家的重要著作所有研究。他在《浙江畴人著述记》论文罗列了陈荩谟、陈訏、徐发、张雍敬、王元启、朱鸿、钱仪吉、张豸冠、李善兰、陈仲周、缪秋澄等嘉兴籍先哲的畴人著述。

钱宝琮对海宁李善兰颇为推崇,认为他一方面苦心钻研中国古代数学,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积极学习和翻译西方的近代数学,为中国近代数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宝琮主编的《中国数学史》指出:“李善兰于 1852 年到上海,即与伟烈亚力相约续成徐光启、利玛窦未能完成的事业,共译《几何原本》后 9 卷,1856 年卒业。继续翻译《代数学》 13 卷、《代微积拾级》 18 卷……李善兰创立了微分与积分两个数学名词,似取古代成语‘积微成著’的意义。李善兰在西洋近代数学的翻译工作中创造了许多古所未有的数学名词和术语,至今还在引用。”

应《数学通报》编辑部约请,钱宝琮为嘉兴籍数学史家严敦杰(1917 - 1988)《中算家的素数论》论文审稿。评语有云:“海宁李善兰先生关于素数判定之论著,精思妙悟,不让欧西大家。华蘅芳继起钻研,卒不能望其项背。作者此篇表扬先哲学术,能补诸可宝《畴人传》三编所未详。李氏之苦心孤诣,從兹不朽,为功岂浅鲜哉”!“作者於阐明李氏素数论著之后,复根据史实肃清谬种之流传,亦数学史上一快事也。”最终,严文发表于《数学通报》 1954 年 4 月号和 5 月号。

难忘嘉兴

1937 年 8 月 13 日,淞沪战役爆发。往日槐树头平和、惬意的生活打破了。14 日,中国飞机与日机在嘉兴上空作战,子弹壳散落在 “笃庆堂”的屋顶,迫使钱宝琮决定全家老小 10 人跟随浙江大学西迁逃难。是年 11 月,嘉兴沦陷,笃庆堂被毁,钱宝琮二十多年精心收藏的 250 多种古代算学书籍以及珍贵的书稿、信函连同家产尽毁一旦。抗战胜利复员后,他率领家人重返槐树头,不见了昔日的楼台庭院。望着一片断墙残壁,怆恻之情,难于释怀:

丁丑倭寇深,四海蒙国难。

兵氛满家乡,流亡空里闬。

吾庐乃焚如,烈焰何人煽。

最怜环堵书,弃置任凌乱。

网罗垂廿年,缥缃毁一旦。

善初鲜有终,多聚不如散。

去国日悠悠,回望再三叹。

……

久客坐蹉跎,东归增愤惋。

饮啄愧残生,杜陵有明断。


嘉兴槐树头笃庆堂遗址,笔者摄于 2002 年 2 月

钱宝琮家人只得借宿梅湾里徐家。他触景生情,夜不能寐,又赋《闻梅湾里徐姓有面湖堂屋可以借居,因作长句》诗一首:

许假湖边屋数椽,悬知景物足清妍。

观鱼濠上闲凭槛,放鹤洲前夕泛船。

深幸伯通犹有庑,独怜子敬已无毡。

流人久作莼鲈计,安得壶公缩地鞭!

嘉兴学人对故乡的情感,对南湖的眷恋跃然纸上。“吾庐乃焚如,烈焰何人煽”成为钱宝琮心中永远的“痛”。

人虽不在禾任事,但心系着故里文化建设。1946 年 10 月,钱宝琮趁回乡省视之际,与嘉兴文献委员会主任张印通(心符 1897 - 1969)议决邀集嘉兴文献会各委员及有关人士,商谈征集地方文献事宜。


摘自 1946 年 10 月 14 日《嘉区民国日报》

1956 年,钱宝琮奉调中国科学院。赴京火车经过嘉兴,他默默地眺望了南湖;1970 年,年老体衰的他离京南归,很想落叶归根, 告老嘉兴,然不能如愿,只能客居苏州儿子钱克仁家中。病重的钱宝琮时常会念到南门外槐树头的东米棚下,南湖上的丝网船,张家弄寄园的昆曲连台本戏,还与前去探视的同乡谭其骧表达了无法归根的深深遗憾。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直到 1974 年病逝,钱宝琮心里一直牵挂着生他养他的嘉兴。


1974 年 1 月 5 日,钱宝琮去世,蒋礼鸿写来挽联

嘉兴人民敬佩他,怀念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14 23:00 , Processed in 0.0887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