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12-6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3 伽利略的对话体著作
伽利略的著述是近代科学的初始文献,对于想成为物理老师、物理学家的人们来说,其参考价值不可估量。笔者对伽利略著作的情感是相见恨晚,因见到太晚、理解太少而倍感遗憾。限于篇幅,此处仅简要介绍他的两本长篇对话体著述。
3a)关于两种主要世界体系的对话
Dialogo sopra i Due Massimi Sistemi del Mondo一书于1632年用意大利语写成,这算是欧洲学术史上的大事,因为此前的学术著作是要用拉丁语写的。后来,该书于1635被译成了拉丁文本,名为Systema cosmicum(宇宙体系),英文译名为Dialogue Concerning the Two Chief World Systems,在世界上影响甚广。本书比较此前的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100-170 AD)宇宙体系,即地心说,与新的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宇宙体系,即日心说。此书撰写时的书名是《关于潮汐的对话》。学物理的都明白,是因为地球上水的涨落让人感知到了来自月亮的引力(场),也会引起关于地球是否运动的思考。书的结构设定为是在三个人之间分四天进行的对话的记录。三个对话主角分别名为Salviati,一个为伽利略代言的智者;Sagredo,一个有些文化但是不持立场的人;还有Simplicio,其是托勒密和亚里斯多德学说的拥趸,一个亚里斯多德学派或者说逍遥学派的学者(peripatetic philosopher)。这三个人各有原型,前两个姓氏来自伽利略的熟人,而第三个人的姓氏,Simplicio,按照伽利略的说法是取自著名的亚里斯多德派学者Simplicius。但是,Simplicio的意大利语本义就是头脑简单者的意思,讽刺之意溢于言表。Simplicio的字面意思和在对话中的话语使得对话看似是一本攻击亚里斯多德地心说同时又为哥白尼日心说辩护的书。此书于1632年出版,仅仅到了1633年,伽利略就被教廷怀疑是异端分子因此被宗教裁判所讯问并从此被软禁,书也上了禁书目录直到1835年才被解禁。顺带说一句,此书不只是谈论世界体系的问题,还包括什么是好的科学啊,以及吉尔伯特(William Gilbert,1544-1603)注释[3]的磁学研究啊,等等。
借助书中人Salviati之口,伽利略反驳了亚里斯多德的宇宙体系,比如他的月亮之下才有变化而月亮之外的世界没有变化的论点,论据就是观测到的1572年和1604年的新星爆发以及移动着的太阳黑子的存在。为了说明地球在运动但为什么人类却感觉不到,伽利略引入了著名的在大船舱中的力学实验此一划时代的思想实验,这就是后来于1909年被追认为伽利略相对论的内容(见下)。除此之外,伽利略反驳旧宇宙体系的论证还包括提供了金星的相的存在作为证据——这是托勒密体系解释不了的,以及太阳黑子的移动,这可是用托勒密体系解释起来万分复杂的。实际上,金星的相,太阳黑子的存在,都是从前的宇宙理论中所没有的,若用于证明地球是静止的那肯定是错的。伽利略用潮汐来证明地球是运动着的。当然,用潮汐现象的力学去证明地球不是静止的并不正确。爱因斯坦后来就说,如果伽利略不是耍小脾气的话,也是不会认为他的论证是正确的。
《关于两种主要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的最大价值在于产生了所谓的伽利略相对论。关于运动是相对的,伽利略的论证是一条大船虽然经过了长途跋涉我们依然能确认船上装粮食的口袋的位置,我们关切的是粮食口袋相对于船的位置,它相对于船没有运动。再者,如果大自然能让地球以外的那么大的天体都以那么大的速度推移,为啥要单单放过地球?如果将地球这个被认为唯一不动的存在从整个宇宙的图像中移去,那所谓的运动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注释[4]伽利略以“表明所有用来反对地球运动的那些实验全然无效的一个实验”为题,详细叙述了在一个封闭船舱内发生的现象。伽利略写道:“为了最终表明实验(揭示匀速运动)的完全无效,我觉得此处正好给各位展示一个容易进行验证的途径。把你和几位朋友一起关进一艘大船甲板下的主舱里,带上几只苍蝇,几只蝴蝶,以及别的能飞的小动物。再带上一大碗水,水里有鱼;吊起一只瓶子,让里面的水滴到下面放置的广口容器中。船静止时,请仔细观察小动物在船舱里是以同样的速度四处乱飞的。鱼儿游动,无所谓是朝着哪个方向;水滴会落到正下方的容器里;朝你的朋友扔过去个什么东西,你也无需在这个方向上加把劲儿,那个方向上省点力儿,扔出去的距离都是一样的;双脚起跳,你在不同方向上会跳出去一样远。当你仔细做了这些观察(毫无疑问,船静止的时候事情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后,让船以任何速度前行,只要速度是均匀而非忽快忽慢的。你将会看到前述效应不会有一丝儿改变,你也不能从这些观察判断出船到底是走是停。起跳,你会越过跟从前一样的距离,不会是朝着船尾跳得远而朝着船头跳得近一些儿,尽管船在高速前行,在你浮在空中的时候你脚下的船板(在你往船尾跳时)在相反的方向上一直前行。朝对面的同伴扔个什么东西,你也无需因为他是在船头或者船尾的方向而格外用力。水滴会象从前一样落到正下方的容器而不是飘向船尾,尽管下落过程中船往前窜出了一大截。碗中的鱼儿往前游和往后游一样轻松,会一样自在地游向碗边的鱼食。最后提一下,蝴蝶和苍蝇会继续四下乱飞,而不会朝船尾聚集,好像因为不得不总停留在空中跟船分离又要长途旅行而终于累了跟不上船的行程似的。再者,如果点着什么东西升起了烟,那烟会直直地升起形成一团小云彩,静止在那里,既不往前也不往后。这些(船动与静时)效应相对应的原因是,大船的运动为其所容纳之所有物体共享,包括空气。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过你要呆在甲板下的原因;如果是在开放的空间中,空气就不能跟上船的行程了,则我们所说的效应多少会有些不同。无疑地,烟要比空气自身更落后一截,苍蝇,还有蝴蝶,会被空气裹挟而落后,因而若它们跟船离得远的话就跟不上船的行程。但是让它们保持靠近船,它们就能轻松地跟上;因为船,连带着它周围的空气,是一个整体。因为类似的缘故,当我们骑马的时候,会看到一些苍蝇和牛虻会老跟着我们的马,在马身上从这块儿飞到那块儿。”伽利略在这里想要说明的一个根本思想是:“不能以任何力学实验来判断一艘船是静止还是在以任何速度匀速行驶中。”自然可以由此推论, 对于地球的运动,人们也无法觉察到。后来在1909年,爱因斯坦把伽利略这个思想当成(特定层面上的)相对论,称之为伽利略相对论。如果用公式表示,愚以为可作如下理解。设若宇宙的规律可用方程 f(r, t; λ)=0 来描述,伽利略相对论要求函数f满足如下条件:“若有 f(r, t; λ)=0 ,则对任意常数 v,必然有 f(r+vt, t; λ)=0 。伽利略时空变换为 t→t,x→x+vt,y→y, z→z 。关于相对论,读者请参见拙著《相对论-少年版》。
3b)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
1638年,据说是因为青年维维安尼的上门拜师让软禁中的伽利略再次燃起了对科学的热情,他又用意大利文写成了Discorsi e Dimostrazioni Matematiche intorno a Due Nuove Scienze一书。该书书名的字面意思是“关于两种新科学的讨论与数学论证”,但英译名为Dialogue Concerning Two New Sciences,依据英译本的中译本就成了《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注释[5]。这样,在英文和中文学术圈里便有了伽利略的两个对话体著作的说法。坊间流传的关于伽利略成就及思想的介绍,其中涉及这两本书中的内容就经常混淆,让人哭笑不得。
《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谈论的主题是物质结构与运动定律这两种新科学。书的结构依然是Salviati、Sagredo和Simplicio三人之间的对话,分四天进行。第一天的内容围绕固体抗(resistenza)断裂的问题。当然,学问发生的原动力多来自应用的需求,固体断裂的问题来自造船业的需求。引入注目的是书中基于对浮力的认识建议用铁造船。第二天是关于物质结合的原因的。用现代的话说,这是关于固体物理、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学问,本书所谓的第一种新科学可理解为这几个学科的萌芽。伽利略注意到材料的抗拉能力胜过抗折能力,对相关问题亚里斯多德和阿基米德都分析过,但就严格性而言还是要数阿基米德。这一部分引起笔者注意的是,就科学方法而言,伽利略告诉我们事物既可以以脱离物质的抽象形式也可以以同事物相联系的具体形式加以考察。今天我们可以说,其实这两者都是必要的。第三天的讨论是关于运动的,包括匀速运动和自然的加速运动,第四天是关于抛体运动的。用当代的话说,这涉及运动学、动力学、引力、弹道学等内容。在伽利略之前很少有人对运动进行过真正的研究。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描述的是近代物理学的萌芽,这个对于物理学家的培养太重要了~多少对物理学和物理研究方法一无所知的人不自觉地当上了物理学家。顺便说一句, 伽利略的《试金者》一书包含着更多如何做科学的思想,此书可看作伽利略的科学宣言。
4 对地动说的坚持
E pur si mouve,依然是它(地球)在动,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句著名的格言,它被当作不畏邪恶势力坚持真理的榜样宣言。据说是在1633年当伽利略被要求收回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观点时,他说了这句话。不过,这句话很可能是后人伪托的(… the motto much more likely to be apocryphal)。所谓伽利略说出过这句话一事,最早见于1757年意大利人Giuseppe Baretti的英文书The Italian library(意大利文库) “This is the celebrated Galileo, who was in the Inquistion for six years, and put to the torture, for saying, that the Earth moved. The moment he was set at liberty, he looked up to the sky and down to the ground, and, stamping with his foot, in contemplative mood, said, Eppur si mouve注释[6]; that is, still it moves, meaning the earth.” 而“E pur si muove”的确切字样是1911年首次在一幅据信是1643或者1645完成的、题为Galileo in prison(狱中的伽利略)的油画中发现的(图8)。后来,有艺术史家发现了同名的画, 判断为其很可能是19世纪的作品。但是,不管怎样,伽利略发现了地动说的诸多证据,做了详尽的分析说明,面对罗马教廷的压力依然坚持了自己的观点。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为人类文明之一支带来了复兴,带来了此后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作为一个物理学者,细读伽利略的著作,笔者对他充满景仰之情。当然了,伽利略也有他的局限性。伽利略接受不了distorted circle的概念,自然也不接受椭圆天文学,即开普勒的行星轨道为椭圆轨道的天文学。Distorted circle,指的是椭圆(ellipsis),ellipsis的本义就是差一点、有点儿残缺(ecliptic)。开普勒的行星运动第一、第二定律发表于1609年,到伽利略辞世中间有长达33年的时间,倘若伽利略接受了开普勒的椭圆天文学(又是耍小脾气了?),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发现来。
图8. Jules van Belle所画的“狱中的伽利略”
意大利是罗马帝国的根,国中又有超国家的宗教势力中心。就日心说而言,提出日心说的波兰人哥白尼于1543年去世,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三大定律则是德国人开普勒分别于1609年(第一、第二定律)和1619年(第三定律)就公开发表了的,然而因为支持日心说注释[7],伽利略在1632年发表了《关于两种主要世界体系的对话》以后随即就在1633年被软禁了。近代物理诞生于意大利这个希腊邻居那里,有其必然性。薛定谔就曾说,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用希腊人的方式思考。但那时的意大利无疑地也是最有能力不欢迎科学的地方,这一点想来就太有讽刺意味了。或者是很有启发意义?
5 多余的话
近年笔者在精研了一些数学物理巨擘的经历与成就之后,觉得优秀的人物首先是生就的,好的教育是第二位的。孩子的起跑线就是其出生时父母的状态,此一世他之成就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已成定局,那天花板高也罢、低也罢,就在那儿了。剩下的是他要把属于他的人生走好,而这依然是多参数的函数,有很多的偶然因素。让孩子找到他的天分所在、爱好所在,让他们过一个或轻松或紧张但都是无怨无悔的人生也许更重要。伽利略是个生来多才多艺的聪明人,但其父却能让他在大学里去选学罕有的他不适合学的学科,医学,世上也是难得有这么离谱的轶事。所幸伽利略的天才是那一点儿弯路拐不走的,瞥一眼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就足以让他回到自己的使命上来。
伽利略无疑地是一位天才,其高超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体现在做科学和玩艺术等多个方面,这种能力显然不都是后天通过能教育得到的。当然,后天的教育,来自家庭的小环境和来自社会的大环境的,对一个人的成长也是有甚至是有决定性的影响的。伽利略的著作以对话体而闻名,如果注意到伽利略的父亲文琴佐曾于1581年撰有 Dialogo della musica antica e della moderna (古代与现代音乐的对话),你就明白伽利略为什么爱写对话了。在那个时期,意大利的对话文本(Il dialogo)可是有传统的。
伽利略的著作是物理学的源头,它会教你怎样从头做物理研究,怎样成为一个好的物理教育工作者。笔者在1988年左右就买了一本意汉词典(Dizionario Italiano-Cinese),但却从没有想过要认真地去读伽利略,现在想来真是后悔。伽利略可是近代物理的奠基人啊,为什么我受的基础物理教育学中对他着墨甚少呢?这不合逻辑。
参考文献
1.Antonio Favaro (ed.),Le Opere di Galileo Galilei (伽利略文集), Barbera (1909).
2. John Elliot Drinkwater Bethune,The Life of Galileo Galilei, Bibliobazaar (2008).
3.Stillman Drake, Galileo: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1980).
4. Mario Livio, Galileo and the Science deniers, Simon & Schuster (2020).
5.Matteo Valleriani, Galileo Engineer, Springer (2010).
6. Mario Livio, Did Galileo Truly Say, ‘And Yet It Moves’? A Modern Detective Story, Scientific American, May, 2020
注释
[1] 时间单位就是精确的、全同的时间间隔,用整数计数。如果认为时间单位不严格相等,那前提是你有尺度更小的时间单位了。
[2] Phase, 相,就是外观的意思。月球、金星从地球上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当然与太阳-地球-该星体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但是把phase译成相位、位相依然是个大错误!Phase里面没有任何与位置有关的字面内容。在谈论phase of matter, 物相,phase diagram, 相图,时会让人误以为这里的相与位相无关而实际上它们是一回事儿!
[3] 此位英国学者于1600年造了electricus一词。
[4] 这个走极端的、抽象的论证方式伽利略会一再用到。愚以为这是最有意义的研究方法。
[5] 如果不得不读译文,还是选择根据原文的译文才好。译文若还需经过一道转手,忠实于作者原义就更是奢望了。
[6] 一直有 E pur si mouve 和 Eppur si mouve 两种写法
[7] 日心说也不对。笔者以为在相对论的观点下,宇宙无心处处心。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