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 年,莱文森中学毕业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机工程系。1934 年,他完成了学士和硕士学位。莱文森在读书期间还修完了数学系提供的几乎所有研究生课程,其中有诺伯特·维纳(1894–1964)讲授的 Fourier 级数和 Fourier 积分。1933 年,维纳让莱文森参考一份未发表的手稿“复平面上的 Fourier 变换”,署名作者是雷蒙德·佩利(Raymond E. A. C. Paley)和维纳。莱文森发现证明中存在漏洞并修改了主要引理。维纳随即作了更正,并亲自用打字机加上莱文森的名字作为合作者,随后正式投稿发表。这篇文章留下了一条著名的“Paley–Wiener–Levinson Theorem”。1934 年,莱文森转到了数学系,正式师从维纳攻读博士学位。莱文森后来回忆说,“维纳教授说服了我,让我把专业从电机工程改为数学。然后,他还去看望了我的父母——生活在破败的贫民窟社区里没受过教育的移民工人——向他们保证我在数学方面一定会有好的未来。”事实表明,维纳慧眼识人,研究生莱文森的数学学得很好,研究也做得很好。时任数学系主任亨利·菲利普斯(Henry B. Phillips)教授说,莱文森提交给维纳的论文报告“足够一篇异常优秀的博士论文”(“sufficient for a doctor’s thesis of unusual excellence”)。
图 2 学生时代的莱文森
菲利普斯和维纳认为莱文森的学问已经达到博士水平,便为他争取到了 MIT 的 Redfield Proctor 外访资金,让他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访学,师从数学家戈弗雷·哈代(Godfrey H. Hardy)。1934 – 1935 年,莱文森在剑桥期间,头四个月就发表了两篇论文。1935 年,莱文森回到 MIT ,以题为“Non-vanishing of a function”的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并随即获得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资助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至 1937 年正式入职 MIT 。
说到莱文森入职 MIT ,还有一段传奇轶事。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美国遭遇经济大萧条,到处是大批的失业者。这段时期,美国本土还兴起了反犹太主义风潮。这局势让犹太裔的莱文森无法找到合适的教学工作。1936 年,MIT 数学系的菲尔兹奖获得者杰西·道格拉斯(Jesse Douglas)重病无法正常授课,于是维纳建议学校聘请莱文森来接替他的教学。但 MIT 的反犹太主义让行政部门拒绝了维纳的推荐。这一年,适逢哈代到美国参加普林斯顿大学校庆时顺道访问了 MIT ,由时为 MIT 副校长兼工学院院长的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陪同。据莱文森妻子 Fagi 回忆,当时哈代对布什展示的 MIT 各种先进机械科研成果表示赞赏,说“多么奇妙的神机构!”布什笑着回应道:“这里可不是神学院。”哈代便问:“那么你们为什么不雇用莱文森?”于是莱文森获得了 MIT 的一个讲师职位。
莱文森在微分方程领域的多项研究成果让他赢得了 1954 年美国数学会的 Bocher Memorial Prize(此前,该奖曾授予 George Birkhoff 、Solomon Lefschetz 、Marston Morse 、Norbert Wiener 、John von Neumann 、Jesse Douglas 等数学家)。
1967 年,莱文森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8 – 1971 年间,莱文森担任 MIT 数学系主任。这段时期,莱文森引领 MIT 数学系从教学型转变为研究型,逐步走到了世界前列。
图 4 莱文森在讲课
莱文森的后半生在解析数论方向开展了很深入的研究。哈代在 1921 年一次讲座上说:“目前没有见到关于素数定理(prime number theorem)的任何初等证明,因此人们不禁要问是否可能有这样的证明。这样一种不依赖于函数理论的证明依我看来是不太可能的。”但是,1948 年保罗·埃尔德什( Paul Erdos)和阿尔特·塞尔伯格(Alte Selberg)分别独立地给出了初等证明,尽管不太好懂。1969 年,基于塞尔伯格的思路,莱文森在《美国数学月刊》(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上发表了“A motivated account of an elementary proof of the prime number theorem”一文。莱文森因之获得了美国数学协会颁发的1971 年 Chauvenet Prize(此前,该奖曾授予 G. H. Hardy 、Dunham Jackson 、Paul Halmos 、Mark Kac、Philip J. Davis 、Jack K. Hale 、Joseph P. LaSalle 、陈省身等数学家)。此前,在 1970 年莱文森还获得过美国数学协会颁发的 Lester Ford Award 。1974 年,莱文森在一篇著名论文中证明了,黎曼 zeta 函数的无穷多个非退化零点是单零点并且有超过 1/3 这样的零点位于临界线上。该结果后来被约翰·康利(John B. Conrey,1955 –)提高到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