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49|回复: 0

数学院“人和事”系列——我国数学界的伯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5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学院“人和事”系列——我国数学界的伯乐

原创 数学院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邮政 数学家-熊庆来(1893-1969)  

  1930 年的一天,清华大学算学系的老师们在办公室互相传阅一本《科学》杂志,上面登有一篇文章《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作者署名:华罗庚。熊庆来看后不觉赞赏有加,一时引来室内同仁驻足。“这个人身手不凡, 是哪国留学生?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周围的人摇摇头,大家都说没有听说过这个人。据熊庆来本人回忆,他也很纳闷,他根本不知道中国数学界中有一个华罗庚。恰在此时,助教唐培经来到,听大家如此评判,慢吞吞的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事务员就是杂工。大家听后都不做声了。


华罗庚引起熊庆来注意的文章,《科学》15卷第2期(1929)  

  熊庆来反倒兴奋起来,他觉得华罗庚是一个数学界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当得知他还只是一个拥有初中学历,自学成才的青年的时候,更是大为震惊,愈加珍爱。为了扶持这位智力和毅力都超越常人的人才,熊庆来毅然决定打破常规,坚决举荐了他。在经过理学院院长叶企孙的同意后,邀请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华罗庚进入了清华大学。

  1931 年 8 月,载着华罗庚的火车到达北京车站。熊庆来委托唐培经接站,唐挤在火车站的出口外,对应手里拿着的一张照片,焦急着在熙熙攘攘的旅客中寻找,都不是的,是不是错过了,怎么办?一直等到最后,才看见一个跛足青年,背着简单的行李,一瘸一拐地走了出来,用照片一对,喜出望外,正是自己要接的人。唐培经这才知晓华罗庚不仅是个初中生,还是个残疾人。18 岁那年,华罗庚得了一场重病,命是保住了,但左腿却变得僵硬,必须左手执拐,左脚要在空中画上一个圆圈才能落地。

  华罗庚到达清华后,熊庆来立即热情地接待了他。熊庆来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位身体瘦弱,面有“菜色”,患有严重腿疾的年轻人,才思敏捷,对答如流。熊庆来心中喜悦,赞叹华罗庚是“一匹千里驹!”但是,当华罗庚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时,在大学内部,特别是在教授会上,有关他的身份和生理问题,引发了一场相当激烈的争论。当时在众多以天之骄子自居的清华人心目中,腿部残疾未免有些有碍观瞻。加上他仅仅是个初中生,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与漂洋过海觅得硕士博士学历回来就教的大多数教授相比,名不正言不顺。

  第一个难题就是给华罗庚一个什么职务?最理想的是请他当一名助教,这对于华罗庚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深造是最为有利的。但这在当时根本做不到。以他的初中毕业学历,在金坛县中做一个初一补习班教员,都起码要高中毕业,何况在全国最高学府当助教!熊庆来早就成竹在胸了,给他在数学系里安排做个助理员。他的工作就是整理图书资料,收发文件,代领文具,绘制图表,通知开会等杂务。工作很轻,在工作之余,可以自主安排去听课与自修。

  华罗庚的办公处就安排在熊庆来的办公室外面。徐贤修曾回忆他在1931年初次见到华罗庚时说过的话,华罗庚说:“大学毕业的当助教,高中毕业的当助理,我只是初中毕业,所以在这里当半时助理。”徐贤修听后很吃惊,也赞叹这种别开生面,为才能卓绝的青年想出了一条通路。

  熊庆来一开始给华罗庚安排先去听解析几何与微积分课,等有了相当基础之后,再到熊庆来的算学分析班来旁听。但不到一个月,熊庆来就发现华罗庚不但不必去听解析几何与微积分课,即使对算学分析亦有一定了解。熊庆来毕竟是当代的伯乐,他纠正了自己的做法,叫华罗庚到自己算学分析班上来听课。不但如此,熊庆来在备课遇到疑难或他在做不出习题时,就在办公室里叫道:“华先生,请过来一下,看看这个题目怎么做!”

  1933 年在华罗庚到达清华大学一年半之后,他的才能已被大家认识。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经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奋斗,并在熊庆来教授的极力推荐下,1933 年,华罗庚被清华大学接纳为正式助教,正式走上了这个著名学府的讲台。华罗庚又用了两年的时间走完了一般人需要八年才能走完的路,1935 年被评为讲师。1936 年,他经熊庆来推荐,派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这使他接触到世界数学领域的前沿,追踪顶尖的数学大师,逐步成为了世界数学界顶尖的学者。回国后,华罗庚继承了熊庆来的衣钵,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今天,我们不得不佩服熊庆来的眼光。熊庆来自己本是科班出身,但他重视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举荐了华罗庚。从而成就了我国乃至世界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如果没有他的举荐,中国恐怕就少了一个世界级的大师人物,只是在茫茫人海中多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店员。

  熊庆来不仅是华罗庚的伯乐,也是一批英才的引路人,和学生之间也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当时的大学生家境贫寒的居多,熊庆来清廉自守,倾其所能帮助大批学子。在熊庆来的悉心栽培和推荐下,1923 年严济慈赴巴黎攻读博士,并介绍给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当学生。留学费用以稿费和酬金并受到熊庆来等三位老师的资助。严济慈也因各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从他起,法国开始承认中国的大学毕业文凭与法国大学毕业文凭具有同等效力。这些都是得益于他在国内时受到熊庆来教育与培养。

  有一次,需要给严济慈汇款的时候,熊庆来实在没有现钱了,马上脱下御寒的皮袍子,对妻子说“把皮袍子卖掉!”妻子吃惊地望着熊庆来,说:“这怎么行!你穿什么!”“天要暖了,我穿不着了,寄钱要紧,快去!” 将所得汇给严济慈读书,等下月工资到手后,又将皮袍子赎了回来。熊经常生病,又爱惜人才,不断资助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不低的工资也留不下什么积蓄了。严济慈后来经常满怀深情地提起这段让他刻骨铭心、永生不能忘怀的往事。熊庆来爱惜和培养人才的品格,深受人们的感佩和赞扬。

                  
1985 年,华罗庚(左)和严济慈(右)看望熊庆来的夫人  

  熊庆来教授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他更是我国数学界的伯乐。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曾受教于他,如数学家陈省身、徐贤修、段学复、庄圻泰、胡坤陞、许宝騄,物理学家严济慈、彭桓武、林家翘、钱三强、钱伟长、赵忠尧、赵九章,化学家柳大纲等。在 60 年代,他 70 多岁还抱病指导了两个年轻人,他们就是著名数学家杨乐和张广厚。

  (来源:《20 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数学卷,第一分册,P63-70。《华罗庚(修订版)》,王元著,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10 月出版。《父亲严济慈与他的三位恩师》,《科学时报》 (2010-11-19 B1 科学与文化周刊)。《中国科技教育》杂志 2013 年第 2 期“专栏”栏目,作者王渝生。)

来源: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15 14:06 , Processed in 0.0746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