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zkyllcjl 于 2022-3-17 02:05 编辑
笔者1962年,提出了“物体按照瞬时速度2g下落的时段长是不是0呢?”的问题。根据这个问题,笔者请教了许多数学家,都没有给出回答。直到《非标准分析》传入我国后,才有人说“这是非标准分析中的无穷小数”,但学习《非标准分析》后,笔者否定了它的“正无穷小数小于一切正实数”的意见,否定了它依赖的ZFC形式语言集合论选择公理的模型论。笔者认为:这个问题,需要从理论依赖于实践的唯物辩证法解决。 其中第一步,需要根据实测数据,使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提出下落物体的运动规律 S=1/2gt^2. 第二步,使用马克思《数学手稿》1-24页对函数y=x^2,在x=a的导数为2a计算方法的虚数。在这24页中,马克思 ,第2页讲到:“首先取差(即取Δx),然后再把它扬弃……。理解微分运算的全部困难(正象理解否定的否定本身那样),恰恰在于要看到微分运算是怎样区别于这样的简单手续并因此导出实际的结果的”。在第3页 马克思讲到:“因为左端表达式0/0 里,它的起源和含义的全部痕迹消失了,所以我们用 dy/dx来代替它”。在第13页讲到:“dy/dx 可以表明:符号0/0 是由一个确定的f(x)中的自变量x的什么样的运动产生出来的”。在19页讲到:“(函数y=x^2 在x=a的导数)2a,是分式(x^2 -a^2)/(x-a) 的实在值,它只是这种意义上的极限,即任何比数的实在值是比数的极限”;在22页 讲到“通过点M,M' 作割线M'S, h减少得越多,即pp'减少得越多,ps就越趋向于跟次切线PT重合,因此PT就是PS所趋向的极限”。根据马克思的这24页的叙述,S=1/2gt^2在t=2的导数 就是2g,. 而且,计算中 自变数的微分 dt=t-2 只是趋向于0,但不等于0,它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足够小数。 这样 就回答了“物体按照瞬时速度2g下落的时段长是不是0呢?”的问题,这个时段长,不是0,也不是《非标准分析》中的无穷小数,而是包含t=2的足够短时段,所以上述瞬时速度的计算是一个足够准近似计算;于是求导数的计算就是一个足够准近似计算,这样就解决了第二次数学危机问题。导数的物理意义就是足够小时段上的瞬时速度的足够准近似值。对于芝诺的“飞矢不动”问题,他说的“在一个没有长度的理想时刻上,飞矢不动”的说法,只是形式主意的说法,由于时段不是理想时刻构成,而是连着的许多足够小时段构成的,所以不能因为“每一个理想时刻不动,得到飞矢不动的结论”,这样就消除了飞矢不动的悖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