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06|回复: 15

转贴:中国数学的悲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8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数学的悲哀
在中国,按人均计算数学家的拥有量应该是世界倒数一二位;全国用于发表数学研究成果的刊物只有七八家,人均占有量几乎为零;中国几乎所有的数学刊物都是负债经营,靠国家补贴过日子;在中国的书摊上几乎看不到数学方面的书籍(课本和课本参考资料除外),即使个别书摊上有,也是无人问津;中国数学家们出版的书(除课本),除了赠送,基本上没有读者;而报考大学数学系的学生也因为就业难等问题,人数越来越少。难道这些现象对中国的数学界来说是“好事”,是“福音”吗?
在中国,还有一种现象令人迷惑不解,因为中国的数学家人数少,是宝贝,受到国家的特别照顾,他们福利待遇好,出书由国家补贴,讲课有丰厚的回报,有充裕的科研经费,国家还赋予他们对许多数学成果的裁判权。他们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而且自由裁量权很大。因此每个数学家都有自己的势力圈,而在这个势力圈外,别人就很难有所作为,除非这个数学家离开,对其势力范围重新洗牌。这就是为什么过去我们许多传统的,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的领域近几十年没有什么突破和创新成果的原因。中国的许多数学家们因为衣食无忧,权力很大,是非常傲慢的,在他们眼里唯我独尊,别人的研究成果算不得什么,所以可以随便枪毙,有时连看他一眼的功夫都没有,你能奈我何!这样搞的结果不就是学数学、干数学、研究数学的人越来越少,抄袭、虚假的数学成果越来越多吗?难道这有利于我们建设数学强国吗!
至于中国的数学爱好者们,那就很可怜了。在凡人眼里他们是一批怪人,吃饱了没事干研究数学!在专家眼里他们是一群只有“小学”数学水平的人群,他们的大部分研究成果是“垃圾”。你想发表你的研究成果,对不起,需要专家的推荐,因为刊物掌握在少部分专家手中,但专家们忙于自己的研究和写书工作,怎么会推荐“垃圾”呢,所以良莠不分一概枪毙就在所难免了!如果也有一些蒙混过关的,对不起,你要交审稿费、版面费,稿费一概免谈。在中国,你经常可以看到专家们态度诚恳的劝说业余数学爱好者放弃对某一问题的研究,专家们的看法是,我都没有搞出来,你能搞出来!唉,可怜的中国数学爱好者们,亲爹不行,被逼还是找个洋爸爸吧!
数学是其他科学的语言,一个国家数学能力的强弱对其他科学能力的大小起重要作用。从目前来看,中国的数学创新机制存在重大问题,就连搞篮球、足球的人都知道,拥有众多球迷,这项运动才有生命力。而被称之为有世界“最聪明”头脑的中国数学家们却一次次的把众多数学爱好者们拒之门外,这难道不是咄咄怪事!清醒吧,中国的数学界!清醒吧,中国的数学家们!
科学研究是一项自由研究活动,完全依靠个人的兴趣、爱好,应该没有什么专家和非专家之分,今天的专家,可能就是明天的学生。许多科学家不就是从业余起家的吗?比如大数学家费马,终身是一个律师,群论的发现者伽罗华只是个中学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许多研究也是在专利局当办事员时完成的,据说大数学家黎曼其许多研究成果也是在做大学教授前完成的。对于科学来说、对于数学来说,也许我们今天认为不重要,或认为幼稚的东西,可能在明天就会变为重要的或前沿前性的理论,在数学研究中没有不经过失败、曲折而最后取得正确成果的理论,如果我们因害怕判断失误而不敢去肯定或否定别人的研究成果,或采取一概否定的办法解决还没有搞懂的东西,那就是数学界的悲剧!
在中国,我们有一个强大的政府,他们强有力地支持科学事业,但却没有建立起一套集中民智的科学创新机制,对许多基础科学研究,尤其像数学这样的研究缺乏激励、筛选、评判、资助、竞争的有效机制,他们把这些任务交给几个有限的数学家们来做,难道我们想累死这几个数学“宝贝”吗?难道我们指望在名利面前几个数学“宝贝”们坐怀不乱,公道办事吗?。在中国,许多民间的数学爱好者们手中有许多研究成果,它们等待有人给他们做个鉴定,等待有机构对它们的成果有个承认,等待他们的研究成果被资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成果有80%是有问题的,但有20%应该说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如果一概被拒之门外,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有可能永远就这样被埋没了,难道这不是中国数学事业的悲哀吗!
                       摘自:法王数学博客
发表于 2007-3-11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中国数学的悲哀

中国数字周报审稿费100元/页,稿费60元/页,攻关费还没算呢。
 楼主| 发表于 2007-3-11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中国数学的悲哀

钱倒还不算什么大问题,我可以给他拿出10万元“审稿费”,只要他们能够给出个公正!
发表于 2007-5-28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中国数学的悲哀

下面引用由moranhuishou2007/03/08 07:14pm 发表的内容:
中国数学的悲哀
在中国,按人均计算数学家的拥有量应该是世界倒数一二位;全国用于发表数学研究成果的刊物只有七八家,人均占有量几乎为零;中国几乎所有的数学刊物都是负债经营,靠国家补贴过日子;在中国的书 ...
     太精彩了,建议置顶. :em11:  :em11:
发表于 2007-5-30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中国数学的悲哀

与楼上有同感!
发表于 2007-5-31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中国数学的悲哀

"清醒吧,中国的数学界!清醒吧,中国的数学家们!" 是啊,还在大搞什么数学竞赛.这种压力会把"有兴趣"变为"无兴趣"的,真正有兴趣却置之度外.
发表于 2007-6-1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中国数学的悲哀

别乱叫,你们,   了解现代数学吗,  真是,
不过还是先顶了   也不看看来这里的都是些什么人
发表于 2007-6-1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中国数学的悲哀

什么发表不发表,还不是为了一下成名, 最BS那些不知道自已水平的人,
数学是个人的体验,如果喜欢,不发表又怎么了,  别人不理解又怎么了,

正如Cantor当年说:“数学丧失了真理性,却得到了自由”
 楼主| 发表于 2007-6-17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中国数学的悲哀

最bs那些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中国数学的悲哀

在中国,我们有一个强大的政府,他们强有力地支持科学事业,但却没有建立起一套集中民智的科学创新机制,对许多基础科学研究,尤其像数学这样的研究缺乏激励、筛选、评判、资助、竞争的有效机制,他们把这些任务交给几个有限的数学家们来做,难道我们想累死这几个数学“宝贝”吗?难道我们指望在名利面前几个数学“宝贝”们坐怀不乱,公道办事吗?。在中国,许多民间的数学爱好者们手中有许多研究成果,它们等待有人给他们做个鉴定,等待有机构对它们的成果有个承认,等待他们的研究成果被资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成果有80%是有问题的,但有20%应该说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如果一概被拒之门外,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有可能永远就这样被埋没了,难道这不是中国数学事业的悲哀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8-17 21:10 , Processed in 0.1702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