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02|回复: 0

冯康——他撒播了计算数学的火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8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冯康——他撒播了计算数学的火种



作者 | 崔继峰 李偌瑜
来源 | 遇见数学,原载《中国科学报》(2020-07-02)

冯康是谁?他没有得到“两弹一星”的奖章,却是推动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幕后英雄;他没有受到刘家峡水电站截流成功后的表彰,却是破解刘家峡大坝应力分析计算难题的中流砥柱;他是著名的有限元方法创始人之一,是中国计算数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汤涛院士和宁肯先生撰写的《冯康传》,就带着我们走入了冯康这样一位伟大的数学家的生活。

与其说这是一部人物传记,不如说这是一部记载着世界数学家故事的百科全书,记载了数学起源之初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等数学家们的猜想,也记录了数学发展之时牛顿、莱布尼兹和高斯等大师们的故事,并记下了冯·诺依曼、图灵和冯康等伟人们共同筑建计算数学的辉煌。


[遇见君]在这里特别感谢汤老师签名赠书

全书共分为六大部分,37 章节。引子部分介绍了数学和计算,这里记录了各个国家不同时期伟大的数学家的理论和猜想,以及数学发展为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的过程。汤涛善于举例,可以将很多抽象和复杂的数学概念具体和简单化,更便于读者理解。



与大多数人物传记不同,本书开头并没有用传统的时间线叙事,而是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逃亡之路开头。冯康逃亡之路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从老家绍兴,到大学时的第二故乡重庆,连接起冯康儿时的回忆和大学求学时期的峥嵘岁月。

这两部分对于人物的描写也恰到好处,如描写冯康在火车站之间辗转时,并未出现一个“急”字,却将冯康的惶恐和慌乱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将冯康一言不发的状态描述成“像是一个无解方程”,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幽默,也体现了他们的文字功底。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描述的正是冯康,在放弃物理学和机电的迷茫绝望与徘徊之后,为即将扛起我国计算数学的重任而磨砺。

冯康曾来到被称为中国“五十一区”的“二十一基地”研制原子弹,又成为破解刘家峡大坝应力分析计算难题的中流砥柱,参与国家紧急项目“1901 任务”……其间有磨难亦有收获,都成为冯康广阔而清晰的“数学视野”的一部分。



在经过蛰伏期后,第三部分则记录了冯康的起起落落和辉煌的一生。冯康终究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他被称作是“飞鸟”,书中描述“他是一个能俯瞰科学的人”,在当选院士之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作了一场孤立波的报告,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

之后他成为了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首届主任,也是继华罗庚、吴文俊和陈景润之后,第四位被国际数学家大会邀请做 45 分钟报告的中国数学家,发现有限元和辛算法,成为计算数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第四部分则讲述了学派与传承。冯康将自己辛勤开垦出来的现代计算数学领域的“火种”交付于后人,只可惜冯康在 73 岁时便陨落了。

书中所谈及的数学家数量之多、数学理论范围之广,在人物传记类书中少见。全书所描述的不仅仅是冯康一个人,还有成百上千为数学、为人类、为祖国而奉献了一生的科学家,他们如繁星,驱散前方的阴霾,他们的光芒也将继续引领那些星光下的赶路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5-5-16 07:28 , Processed in 0.0877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