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贴子最后由elimqiu在 2011/03/15 04:56pm 第 3 次编辑]
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等于1.496亿公里)叫作一个天文单位。
上图表明 提丢斯数组与行星到太阳按天文单位的距离序列非常吻合。
德人提丢斯与1766年,从3出发得到以下等比序列:
3, 6, 12, 24, 48, 96, 192,...    然后加首项 0:
0, 3, 6, 12, 24, 48, 96, 192,... 然后各项加4:
4, 7, 10, 16, 28, 52, 100, 196,..然后各项除以10:
0.4, 0.7, 1, 1.6, 2.8, 5.2. 10, 19.6,...  这个数列叫作 提丢斯数组。其建立没有任何天体力学或其他理论的基础
他注意到这组数字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非常吻合, 而 2.8 没有对应的行星。但他没有发表这些发现。
当时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皆没有被发现。
波得 在 1772 公布了提丢斯的发现,大胆论断 2.8 处应有未发现的行星, 学术界始称其为  提丢斯-波得 定则
1781年 赫歇尔 发现了天王星 19.2个天文单位, 而提丢斯数组继土星后有值 19.6, 这让人更觉得提丢斯数组之神奇, 于是集中力量寻找 2.8 处丢失的行星。
以后在高斯的计算预测下(最小二乘法),在2.77处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接着有许多小行星与接近的轨道中(小行星带)发现。
提丢斯数组对海王星吻合不好....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